史诗级一幕 午后三大看点

时间:2025年10月17日 11:46:17 中财网
[01导读] [第02页] [第03页] [第04页] [第05页] >>下一页


 1  午评:避险情绪主导下的结构性博弈,周期股成资金"避风港"

  
  10月17日早间,A股市场在内外多重因素交织下呈现震荡调整态势,创业板指以2.37%的跌幅领跌主要指数,个股普跌格局显著。截至午间收盘,沪指下跌1%,深成指下跌1.99%;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达1.19万亿元,保持高位活跃度,但下跌个股数量超4000只,市场情绪承压明显[__LINK_ICON]。

  
  内外扰动共振,市场避险情绪升温
  
  今日调整并非孤立行情,而是内外风险因素叠加的直接反应。外部来看,美股周四因银行业坏账担忧全线收跌,锡安银行、西部联盟银行等区域银行因坏账计提和欺诈指控暴跌超10%,恐慌指数VIX飙升至5月以来高点,这种风险情绪迅速传导至亚太市场[__LINK_ICON]。同时,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周,参议院第十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,关键经济数据暂停发布,叠加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反复,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[__LINK_ICON]。

  
  内部层面,内资全天流出超400亿元,叠加北证50指数逆势涨超4%引发的资金分流效应,使得A股流动性承压。恰逢周五与期指交割日双重时间节点,资金为规避周末潜在风险选择提前离场,进一步放大了调整幅度[__LINK_ICON]。这种"外部风险冲击+内部资金避险"的共振,正是今日市场跌多涨少的核心逻辑。

  
  结构性机会凸显,周期股逆势扛起"防御旗"
  
  在普跌行情中,市场资金的避险选择尤为清晰,周期股与港口板块成为逆势走强的核心主线,凸显资金对"确定性"的极致追求。燃气、煤炭、钢铁等周期板块表现强势,长春燃气封板,大有能源凭借"十天六板"的走势跻身人气榜第六位,凌钢股份同步涨停,成为盘面最亮眼的风景线。航运港口板块延续强势,海通发展厦门港务联袂封板,与周期股共同构成市场的"防御屏障"。

  
  这一结构性特征背后,是资金对政策预期与避险需求的双重考量。一方面,四季度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投向基建项目,有望撬动6万亿元投资,直接利好周期产业链;另一方面,在黄金突破4300美元创历史新高的避险氛围下,低估值、高股息的周期股成为A股版"类黄金资产",成为资金规避科技板块波动的优选。

  
  科技板块承压,短期博弈需聚焦"安全边际"
  
  与周期股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技相关细分板块的调整。数据中心电源概念走低,中恒电气跌停;光通信概念股大幅下挫,仕佳光子中富电路跌幅超10%,成为拖累市场的主要力量。这一分化本质上是"风险偏好收缩"的结果--在外部贸易摩擦升级、内部资金避险的背景下,前期涨幅较高、业绩确定性较弱的科技题材首当其冲承受抛压。

  
  从市场生态看,当前行情正呈现"避险优先、政策靠拢"的鲜明特征。投资者既需警惕外贸依赖度高、受美制裁影响的领域,也可关注两个方向的机会:一是黄金、高股息周期股等传统避险资产,二是算力网络、卫星互联网等政策明确支持的新基建领域。短期来看,市场仍处于风险释放阶段,1.19万亿元的成交额显示博弈仍在持续,但唯有紧贴"政策确定性"与"业绩安全垫",才能在震荡中把握结构性机会。(马上钧看市)
[01导读] [第02页] [第03页] [第04页] [第05页] >>下一页
  中财网
各版头条